天辰注册|【天涯“又宁三草杯”征文】好好活着(杂文随笔) ——于娟的忠告

天辰注册报道:

于娟,女,山东济宁人,1979年4月~2011年4月。2008年,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;2007年,获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;2000年,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;1996年,高中毕业于山东省济宁一中。她是一名讲师,生前执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。她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,一个四十岁男人的妻子,两个六十岁老者的女儿,几个失学儿童的资助者,很多人的朋友。她的研究方向是环境政策和能源政策,她的文字指向生命和心灵。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被判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,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,通过“复旦教师抗癌记录”的微博和“活着就是王道”的博客,记录她生命最后的旅程。在她的生命日记中,反省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,以生死经历总结出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观点,以乐观、豁达的生活态度鼓励更多人感恩生活,善待生命。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,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《此生未完成》,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,并发出“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”的感叹,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,一个年轻生命,在生死的边缘,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。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,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,放下了名利权情,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。所有的浮躁沉淀了,所有的伪装剥离了,所有的喧嚣远去了,所有的执着放下了。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,普通的女儿、妻子、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。记录黑暗是残酷的,尤其在感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生命油灯一点点黯淡之时。但于娟决定完完整整写下这段生命中最黑暗最苦痛的日子,也是她认为过去32年最有意义的日子。活着就是王道,是于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面对死亡,于娟泰然处之,为警示世人,在博客上记录自己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和人生的感悟,读罢百感交集潸然泪下。活着就是王道!是于娟对生命的渴望,也是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生命的激励。人的生命是可贵的,生命,对每个人只有一次,也许我们体会不到,喧嚣的世界,名利的争夺,如果同生命相比,是那么的微不足道。无论你有多大的财富,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力,但与宝贵的生命相比,一切都是过眼烟云,生命是我们最最珍惜的。“活着就是王道”,点入于娟的生命博客,六个大字触目惊心,一个如此简单朴实的愿望,对很多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。生命,似乎很漫长,眨眼又很短暂,我们哭着笑着度过一个又一个相似的晨曦和黄昏,碌碌而无果。“只要我活着,我愿意邋遢的蜷缩在地铁过道的角落,任人践踏,只要我可以每天看见妈妈牵着土豆(于娟的儿子)的手走过。”如此卑微的愿望,令人忍不住心酸落泪。然而,我们可以捐助钱财,可以给予物资,却无法收买时间,死神总是无情的在那个特定的瞬间带走每一个眷恋的灵魂,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。它带走了她,不管她还是那么年轻,也不管她是那样的优秀,更不管她还是一个女儿、一个母亲、一个妻子。就这样撒手人寰,舍弃一切不愿舍弃的人、情、事,远远的远去,不再回头……时间回溯到诊断病情的那一刻:在一次化疗结束后,回到家里,刚十九个月的儿子趴在她的膝盖上,奶声奶气地唱:“世上只有妈妈好,有妈的孩子像块宝……”她流着泪水,将孩子紧紧地搂在胸前,紧得似乎要嵌进自己清瘦的身体里,她是多么地舍不得孩子,舍不得丈夫,舍不得父母,舍不得这个世界。她流着泪想:过不了多久,我的孩子也要变成没妈的草了。上天啊,哪怕就让我还是这般痛,痛得不能动,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向你乞求,乞求你让我活着,哪怕千人唾骂万人践踏,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,我也是愿意的……向上天发出如此哀怜甚至泣血乞求的年轻妻子和母亲,是复旦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。她叫于娟。原本,我在日日迎朝霞送暮霭的匆忙生活中,于娟,这个普通而又朴素的名字,我已几乎淡忘。然而近几日去复旦大学办事,漫步于绿树掩映的书香校园时,心里无来由地又漫上了这个名字。想起2011年那个春天,草长莺飞,漫天漫地的绿色生命们都鼓足了劲儿,蓬蓬勃勃欢欢喜喜地生长,可是那个名叫于娟的年轻女子却告别了这个她无限留恋的世界。那时候,在上海本地的新闻中看到这个事情时,我没有太过在意。只是大致知道,又一个年轻的生命英年早逝了,惋惜而无奈。同时心里又想,生与死是极自然的事情,就好像果实成熟了要掉落,演员演完了要谢幕一样。而且彼时工作、家庭、写作、读书都想兼顾,这件事情便如一缕轻烟一样慢慢在脑海中淡然了。我知道,每天承受着剧烈癌痛、生不如死的于娟,说她愿意承受这极度的痛楚,愿意每日污衣垢面地趴在路口乞求,只求上天让她留在这个世界上。因为她上有父母,中有丈夫,下有幼子,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:晚年丧子,中年丧妻,幼年丧母,如果她死了,她的父母、丈夫,还有孩子,就会面临这人生的最大痛苦,所以她不能死。这样的话,在她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生命末日说出来,令人听了肝肠寸断。然而,生命没有彩排,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,于娟的这场癌病,若上溯起来,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呢?2009年末的时候,她被确诊为乳腺癌,并且已接近晚期!晴空霹雳!同时她也觉得非常困惑,她不明白,癌症怎么会与自己有关系?一、她没有遗传;二、她体质很好;三、她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;四、乳腺癌患者一般是45岁以上人群,而她才31岁。可是冰冷而残酷的诊断书就摆在面前,无可置疑。晚期,最多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!要一个昨天还活蹦乱跳的生命相信自己只有一年半载的生命,这是怎样一个残酷的事实?为了治疗,他们卖掉了上海仅有的60平方米的房子,父母将在山东老家的房子也卖了。然而,这些都没能阻止住死神愈来愈近的脚步。她在剧烈的病痛中,痛定思痛,思索人生的意义。她觉得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,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,并远离它。她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方式。她反思:回想10多年来,她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,考试、考研、考博这些是堂而皇之的理由,然而与此同时,更多的是聊天、网聊、BBS灌水、蹦迪、K歌、吃饭、发呆等等填充了没有正当理由熬夜的夜晚,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。她反思:自己之所以患上癌症,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累积的结果。健康真的是无与伦比的重要,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,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大房买好车的需求,这些都是浮云。乐观坚强豁达,是于娟不变的生活态度。2010年初,于娟被判为死刑那日,于娟以顽强的意志豁达的心胸,到生命终止的2011年4月19日,一共发布了72篇癌症日记,记录了她与病魔抗争的全过程,激励警示了无数的患者,直至她离开这个世界,始终没有停下抗争的步伐!请忽略我,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出的文字,我希望有人能透过看我的文字关注自己的健康,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,于娟的文字,字字浸透她对病魔的愤慨对世界的留恋,警醒自己,过一种健康有意义的生活。对于疾病康复有帮助的东西,我非常乐意分享,这就是于娟会有生命日记的根本原因。于娟的忠告:一定不要熬夜!对于自己患上乳腺癌,于娟认为:第一,我没有遗传;第二,我体质好;第三,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;第四,乳腺癌患者一般在45岁左右,而她31岁。那么于娟患上癌症,是一下堆积的结果:十年基本熬夜,12点以后睡,厉害时通宵达旦,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。于娟的忠告: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,你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房买车的需要,这些都是浮云,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孩子,不要拼命去换大房子,和相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于娟的忠告:生不如死九死一生之后,便会觉得,一生轻松。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,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,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,不关心谁强谁弱,时间的一切,隔岸看花,风淡云轻。31岁的于娟走了,走的无怨无悔,她给我们留下的生命日记,永远会启迪我们的人生,给我们以深思,给我们以启发。走好,于娟!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孩子,把买好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,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,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这是于娟在生命最后一刻,给尚活着的人们敲响警钟。人往往是这样,失去后才懂得珍惜。尤其是健康或者生命。一个健康的活蹦乱跳的人,觉得自己的健康是理所当然的,永远也不会失去,就像每天沐浴着的阳光,就是那么理所当然地照耀在身上,并无可贵之处。当突然有那么一天,阳光突然长久地隐入了厚厚的阴霾之中,我们失去温暖、失去光明,我们就会度日如年,就会强烈感受到有阳光的日子是多么美好。当突然有那么一天,健康突然长久地将我们抛弃,在睡梦中都被剧烈的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,就连活下去的权利都被剥夺,我们就会明了:活着真好!我们才领悟到做一个健健康康的普通人的快乐。正如于娟说的那样:“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,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。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,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,我不再有对手,不再有敌人。世间的一切,隔岸看花,风淡云清。”隔岸看花,风淡云清。这是一个在生命边缘,真正了悟人生的人告诉我们的。还等什么呢?好好珍惜并享受生命吧。一位才华横溢、前途无量的年轻女博士,在自己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时,以自己为例,再次呼吁人们重视健康,珍惜健康,希望人们改变偏离的生活习惯或工作习惯,拥有更完美的生活。让我们珍惜我们的生命吧,在每一个清晨都快乐的对自己说:“很好,我还活着,没有什么大不了?”尽力用平静的心去看待每一个人,每一件事,让一切尽可能的完满。告诉自己:我愿意平凡……只要,我活着!重视起自己的身体,善待自己,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和朋友,这些才是最重要的,不要再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这本就在身边的一切。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,警醒自己,过一种更有意义、更健康的生活,是不是对逝者的最好的悼念?沐浴着生命的阳光。活着真好!

相关文章

2168525397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